儒家心理咨询理论 儒家心理咨询理论包括

秉承体育

本文向给大家分享儒家心理咨询理论相关知识,同时小编也会对儒家思想的精髓进行解释,如果能解决您在儒家心理咨询理论方面面临的问题,请收藏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儒家文化与心理学的关联

儒家心理学思想概论
儒家思想对于现代心理咨询的启示
摘 要 儒家思想曾居中国传统文化主导地位 。鉴于文化的传承性和对心理健康作用的必然性 ,儒家思想的心理 咨询价值应当充分关注 。文章强调
,不宜刻板化否定儒家思想的心理咨询价值 。基于心理咨询的常见问题 ,文章 初步讨论了儒家思想对心理咨询可能有贡献的 9 个领域 : 人生意义 、应对
、生死教育 、哀伤辅导 、心理调节 、人际认 知 、社会生活技能 、人格发展 、心理咨询技术等 。进而 ,讨论了以儒家思想为资源 ,以心理学为目的
,通过整理和发 现 、发展 、操作化和验证等环节 ,构建儒家心理咨询学说的方法论问题 。 关键词 儒家 ,儒家思想 ,心理咨询 ,心理健康 ,文化 。
1 研究儒家思想的心理咨询价值的必 要性
儒家指“中国春秋末期孔子创立的学派 。”按照 代表性的说法 ,“儒家有以下特点 : ?宗师孔子 , 视 其言行如最高准则 ; ?以《诗 》、《书
》、《乐 》、《礼 》、
《易 》、《春秋 》为经典 ; ?提倡仁义 ,以为行为准则 ;
?维护君臣 、父子 、夫妇 、兄弟等伦常关系 。”[ 1 ]
就儒家的历史作用看 ,儒家自西汉成为中国主 要王朝的主流意识形态 , 对中国的影响是巨大的 。 “直至‘五四 ’运动之前的 2000 多年间
,儒家思想一 直统治中国学术界 ,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 ,延续时 间最久 。”[ 2 ]“我至今认为 ,儒学 (当然首先是孔子和
论语 》一书 ) 在塑造 、构造汉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 历史过程中 , 大概起了无可替代 、首屈一指的严重 作用 。”[ 3 ]
由此可见 , 研究中国人 , 或者解决中国人的问 题 ,是不能回避儒家的 。这样的结论同样适用于发
展与中国文化相契合的心理咨询理论和技术 。因 此 ,研究儒家思想的心理咨询价值 ,是中国社会文化
的现实要求 。
其实 ,从学理层面看 ,这一主张还在于文化与心 理健康的天然联系 :首先 ,文化影响着人们对心理疾 病患者的评价 。如同样是对心理疾病患者的评价
,
美国人常常有诸如“有心理疾病的人是不稳定的和
有危险的 ”看法 [ 4 ] 。而中国人则常常认为有心理问 题 ,丢了面子 ,往往对有心理疾病的人给予道德性的 评价 [ 5 ]
。这导致了患者求助方式的差异 [ 6 ] ; 其次 , 文化影响着心理疾病症状的表现方式 。如中国人的 神经衰弱现象 ,拉丁美洲的 Su sto
(令人恐惧的事件 引起灵魂离开身体而出现的疾病症状 ) [ 7 ] ; 第三 ,文 化还影响着心理咨询和治疗过程 。如研究发现 ,亚裔美国人表现出对心理咨询过程中不确定性的低忍 耐性 ,倾向于结构化的情境和实践 ,快速解决问题的期望等等.
1/22页
[ 8 ] 中国的来访者倾向于接受咨询者 直接的 指 导 [ 9 ] C ro ss 直 接 指 出 ,“文 化 是 社 会 支 持 、问题解决
身体健康和精神幸福的渊泉 ”[ 10 ] 。由 此可见 ,文化是构成心理健康问题的有机因素 , 所 以 ,要很好地解决中国人的心理健康问题
,不能不考 虑从中国文化角度进行努力 。当然 ,这样说不是否 定心理健康的机制普遍性 ,而是从更准确的角度来 强调的 。
已有学者认识到从文化角度研究心理健康的必 要性 。从中国文化角度研究心理健康问题的著作也 日益增多 。如一些学者已经从道家 、佛教等角度进
行了诸多研究 。[ 11,13 ]
然而 ,从儒家思想 ———中国文化的主流 ,来研究 心 理 咨 询 问 题 的 还 很 少 。如 在 心 理 学 数 据 库
3 香港大学行为健康研究中心 、中山大学二期 " 985 工程 "公共管理与社会发展研究哲学与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专项基金资助 。
P syc IN FO 中 ,只检索到两篇相关的学位论文摘要 。
这一结果对于动辄检索到千百篇相关文献的心理学 文献检索来说 ,是很少见的 。在这两篇报告中 ,一篇 讨论儒家自我修养思想对心理咨询的启发 [ 14 ]
,一篇 谈中国文化背景下儒家对心理咨询的影响 [ 15 ] 。直
接 、正面和整体地讨论儒家思想的心理咨询问题 ,即 从儒家思想梳理渊源 ,提炼核心概念 ,构建系统心理 咨询理论的研究报告没有见到 。显然
,这样的研究 状况与儒家在中国的现实影响力是不相符的 。
另外 ,提出儒家思想的心理咨询价值问题 ,也源
于心理健康领域的研究热点 ———信念与健康 、心理 健康研究的启发 。过去一直不受主流心理学重视的 信念与心理健康问题 ,目前甚至被认为是心理学及
身心医学的前沿问题 [ 16,18 ] 。这样 ,如果要研究中国 人的信仰与健康和心理健康问题的话 ,就不能不从
儒家思想入手 。因为 ,从历史事实看 ,儒家思想长期 以来是中国人的精神信仰的核心 。“《论语 》这本书 所宣传 、所传布 、所论证的那些‘道理
’、‘规范 ’、主 张 、思想 ,已代代相传 ,长久地渗透在中国两千年来 的政教体制 、社会习惯 、心理习惯和人们的行为 、思
想 、言语 、活动中了 。”[ 3 ]
可见 ,要解决中国人的心理健康问题 ,特别是要 从中国文化的角度解决中国人的心理健康问题 ,就 不能不关注儒家 。
有了必要性 ,并不意味着就有可能性 。从理论
上看 ,儒家思想的心理咨询价值的可能性如何 ? 这 可以从 历 史 资 源 和 心 理 咨 询 学 发 展 规 律 两 方 面 来看 :
首先 ,古代的知识有无现代价值 ? 回答这个问 题 ,要看现代人与古代人的心理 (精神 )有无共同或
共通性 ,有了共同性 , 就有现代心理学运用的适应 性 。应当承认 ,古代人与现代人有差异 。这主要表 现在社会结构的不同所导致的古代人和现代人心理
内容的差异 。但是 ,抽象来看 ,无论古今 ,都要处理 人与自身 ,人与人 ,人与社会方面的问题 。因此 ,古
2/22页
代人关心的问题 ,也可能是现代人关心的问题 。再 者 ,人类知识的发展是传承的 、累积的 。如孔子所用 的主要概念“命 ”、“仁 ”、“礼 ”等 ,
两千多年来一直 延绵不断地作用于中国社会生活中 。这就是说 ,文 化的传承性 ,决定了先人与后人在价值观和其他心
理上的不同程度的一致性 。因此 ,古代人有关的心 理思想 ,对于现代人也有一定程度的适用性 。故而 , 从学科融合的角度看 ,从儒家思想出发构建或发展
出现代心理咨询理论 ,是可以的 。
其次 ,从儒家思想的内容看 ,儒家思想是可以为
现代心理咨询提供知识来源的 。说起儒家 ,人们常 常认为它是政治的 。其实 ,从先秦到晚清 ,儒学经历 了复杂的演变 ,呈现出同心多面的形态
,形成了人生 儒学 、伦理儒学 、政治儒学等儒学分支 [ 19 ] 。人生儒
学是儒家最先发生的 ,其核心思想 ,用孔子的话来概 括 ,即“仁 ”的精神 。“仁 ”的价值取向规定了人之所 以为人 ,如何为人的价值理念
;伦理儒学强调人与动 物的区别 ,强调人的血缘亲情认知 ,主张经过礼乐教 化 ,规范 、形成人的社会性 。这体现在三纲五常等方
面 ;政治儒学则是儒家根据自己的人生 、社会理念 , 设计出的修齐治平的政治学说和政治制度 。对于人 生儒学来说 , 它关注的是人的精神生存
。“孔子之 学名为‘仁学 ’, 这是就其 理想 而言 。就其 现实 而 言 ,孔子之学则可名为‘人学 ’。”[ 20 ]“儒家传统的根
本关怀就是学习如何成为人 。”[ 2 ] 而现代心理咨询 的目的是解决人的心理问题 ,提高适应能力 ,促进人 的成长 [ 4 ] 。儒家既然以“成人
”为目的 , 儒学 , 特别 是人生儒学就要从根本上回答人如何生存才是合适 的 。这就不能不涉及人与自身 、人与人 、人与社会等
诸多问题 。围绕这些问题 ,儒家给出了自己的解释 或认定 ,如人生意义问题 ,挫折问题 ,人际关系问题 , 身心调节问题 。等等
。这些问题与现代心理咨询讨 论的问题有相当一致性 。既然二者有相当一致性 , 从儒家思想中 ,特别是人生儒学中发掘心理咨询资
源就有可能性 。
其实 ,现代西方心理咨询学说 ,大都有其文化或 哲学传统基础 。如从弗洛伊德的理论中 ,可以看到 古希腊快乐主义的影子 [ 21 ] 。再如
,目前西方流行的 弗兰克意义疗法 ,也有犹太宗教思想背景 [ 22 ] 。这启 发 ,儒家关于人的精神生活的基本理念 ,同样可以成
为构成适合中国人文化的心理咨询学说的哲学和文 化基础 。
总之 ,之所以研究儒家思想的心理咨询价值 ,不 仅源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主流是儒家的历史事 实 ,还在于儒家思想已经与中国人的心理生活成为 一体
,而且从西方心理咨询发展的经验看 ,也是离不 开传统文化的营养 。
2 儒家思想的心理咨询价值的定位
提出儒家思想的心理咨询价值的主张 ,相信不 少人有疑虑 :儒家思想对心理健康的正面和负面影 响到底该如何看 ? 儒家思想对心理咨询作用的大小 如何
? 儒家性质的心理咨询理论与其他心理咨询理论的关系如何 ? 等等 。根本看 ,这些问题涉及到儒
家性质的心理咨询的定位问题 ,它们大概可以归结 为两个方面 :儒家思想的现代心理价值 ,
3/22页
儒家心理咨 询的作用定位 。
2. 1 儒家思想的现代心理价值
这个问题与儒家思想的价值争议联系在一起 。 目前 ,不少人认为 ,儒家思想是过时的 ,对人的心理 甚至有负面影响 。
本文认为 ,这样的认识是不全面的 。儒家思想 固然有消极的一面 ,如儒家思想的伦理性造成中国
人对心理问题的耻辱标签现象 , [ 5 ] 但儒家对人的心 理也有积极的作用 。如实证研究表明 ,儒家以苦困 为成长方式的应对思想
,对心理健康有确切的积极 作用 [ 23 ] ,等等 。
本文的基本主张是 ,儒家思想的心理功能是多
方面的 ,有积极的一面 ,也有消极的一面 。对于积极 的一面要应用 ,对于消极的一面要矫正 。探究儒家 思想的心理咨询价值的目的 ,就是发掘儒家思想中
积极的或者是适合心理咨询需要的知识 ,并将其心 理学化 。至于儒家思想对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 ,同 样需要深入的研究 ,而不是表面的 、似是而非的主观
判断 。
2. 2 儒家心理咨询的作用定位
有些学者可能会认为 ,讨论儒家思想的心理咨 询价值 ,儒家思想就应解决所有的心理问题 。本文
不持这样单一的看法 ,基本立场是 ,儒家并不能解决 所有的心理问题 。这正如行为主义 、人本主义各有 其应用领域一样 。所以 ,儒家心理咨询与其他学派
的心理咨询的关系 , 不应是取代关系 , 而是补充关 系 。这同样如人本主义不能完全取代精神分析 ,认
知学派不能取代行为主义学派一样 。
可见 ,提出儒家思想的心理咨询价值 ,不是否定 西方心理健康理论或学科的价值 ,而是从心理咨询 与服务对象的文化更契合 、学理更完善 、技术更多样
的角度提出的新尝试 。
3 儒家心理咨询的内容
上面分别论证了儒家心理咨询的必要性 、可能 性和定位 ,那么 ,儒家思想中到底有哪些方面可以构 成现代心理咨询的内容 ? 显然 ,这是儒家思想的心
理咨询价值的核心 。
这个问题并不好回答 。这是因为 ,儒家在历史 的长河中逐步发展为庞大的思想体系 ,涉及到社会 、 文化 、人生等诸多领域 。再者
,如何使古代思想与现
代学科 ,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结合 ,在具体操作上也
是不易把握的 。所以 ,探究儒家思想的心理咨询价 值 ,应先考虑确定儒家心理咨询内容的理论依据 。
那么 ,以什么为标准依据 ? 从学理上看 ,应以现 代心理咨询的内容和目标为依据 ,来整理儒家潜在
的心理咨询思想 。
心理咨询是维护心理健康的学科之一 。虽然心 理咨询主要有矫正性和

儒家文化与心理学的关联

武汉大学儒家文化与心理咨询2ppt
儒家思想曾居中国传统文化主导地位 。鉴于文化的传承性和对心理健康作用的必然性 ,儒家思想的心理 咨询价值应当充分关注 。文章强调
,不宜刻板化否定儒家思想的心理咨询价值 。基于心理咨询的常见问题 ,文章 初步讨论了儒家思想对心理咨询可能有贡献的 9 个领域 : 人生意义 、应对
、生死教育 、哀伤辅导 、心理调节 、人际认 知 、社会生活技能 、人格发展 、心理咨询技术等 。进而 ,讨论了以儒家思想为资源 ,以心理学为目的
,通过整理和发 现 、发展 、操作化和验证等环节 ,构建儒家心理咨询学说的方法论问题 。
关键词  儒家 ,儒家思想 ,心理咨询 ,心理健康 ,文化 。
1  研究儒家思想的心理咨询价值的必 要性
儒家指“中国春秋末期孔子创立的学派 。”按照 代表性的说法 ,“儒家有以下特点 : ①宗师孔子 , 视 其言行如最高准则 ; ②以《诗 》、《书
》、《乐 》、《礼 》、
《易 》、《春秋 》为经典 ; ③提倡仁义 ,以为行为准则 ;
④维护君臣 、父子 、夫妇 、兄弟等伦常关系 。”[ 1 ]
就儒家的历史作用看 ,儒家自西汉成为中国主 要王朝的主流意识形态 , 对中国的影响是巨大的 。 “直至‘五四 ’运动之前的 2000 多年间
,儒家思想一 直统治中国学术界 ,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 ,延续时 间最久 。”[ 2 ]“我至今认为 ,儒学 (当然首先是孔子和
《论语 》一书 ) 在塑造 、构造汉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 历史过程中 , 大概起了无可替代 、首屈一指的严重 作用 。”[ 3 ]
由此可见 , 研究中国人 , 或者解决中国人的问 题 ,是不能回避儒家的 。这样的结论同样适用于发
展与中国文化相契合的心理咨询理论和技术 。因 此 ,研究儒家思想的心理咨询价值 ,是中国社会文化
的现实要求 。
其实 ,从学理层面看 ,这一主张还在于文化与心 理健康的天然联系 :首先 ,文化影响着人们对心理疾 病患者的评价 。如同样是对心理疾病患者的评价
,
美国人常常有诸如“有心理疾病的人是不稳定的和
有危险的 ”看法 [ 4 ] 。而中国人则常常认为有心理问 题 ,丢了面子 ,往往对有心理疾病的人给予道德性的 评价 [ 5 ]
。这导致了患者求助方式的差异 [ 6 ] ; 其次 , 文化影响着心理疾病症状的表现方式 。如中国人的 神经衰弱现象 ,拉丁美洲的 Su sto
(令人恐惧的事件 引起灵魂离开身体而出现的疾病症状 ) [ 7 ] ; 第三 ,文 化还影响着心理咨询和治疗过程 。如研究发现 ,亚裔美国人表现出对心理咨询过程中不确定性的低忍 耐性 ,倾向于结构化的情境和实践 ,快速解决问题的期望等等.
[ 8 ] 中国的来访者倾向于接受咨询者 直接的 指 导 [ 9 ] C ro ss 直 接 指 出 ,“文 化 是 社 会 支 持 、问题解决
、身体健康和精神幸福的渊泉 ”[ 10 ] 。由 此可见 ,文化是构成心理健康问题的有机因素 , 所 以 ,要很好地解决中国人的心理健康问题
,不能不考 虑从中国文化角度进行努力 。当然 ,这样说不是否 定心理健康的机制普遍性 ,而是从更准确的角度来 强调的 。
已有学者认识到从文化角度研究心理健康的必 要性 。从中国文化角度研究心理健康问题的著作也 日益增多 。如一些学者已经从道家 、佛教等角度进
行了诸多研究 。[ 11~13 ]
然而 ,从儒家思想 ———中国文化的主流 ,来研究 心 理 咨 询 问 题 的 还 很 少 。如 在 心 理 学 数 据 库
3 香港大学行为健康研究中心 、中山大学二期 " 985 工程 "公共管理与社会发展研究哲学与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专项基金资助 。
P syc IN FO 中 ,只检索到两篇相关的学位论文摘要 。
这一结果对于动辄检索到千百篇相关文献的心理学 文献检索来说 ,是很少见的 。在这两篇报告中 ,一篇 讨论儒家自我修养思想对心理咨询的启发 [ 14 ]
,一篇 谈中国文化背景下儒家对心理咨询的影响 [ 15 ] 。直
接 、正面和整体地讨论儒家思想的心理咨询问题 ,即 从儒家思想梳理渊源 ,提炼核心概念 ,构建系统心理 咨询理论的研究报告没有见到 。显然
,这样的研究 状况与儒家在中国的现实影响力是不相符的 。
另外 ,提出儒家思想的心理咨询价值问题 ,也源
于心理健康领域的研究热点 ———信念与健康 、心理 健康研究的启发 。过去一直不受主流心理学重视的 信念与心理健康问题 ,目前甚至被认为是心理学及
身心医学的前沿问题 [ 16~18 ] 。这样 ,如果要研究中国 人的信仰与健康和心理健康问题的话 ,就不能不从
儒家思想入手 。因为 ,从历史事实看 ,儒家思想长期 以来是中国人的精神信仰的核心 。“《论语 》这本书 所宣传 、所传布 、所论证的那些‘道理
’、‘规范 ’、主 张 、思想 ,已代代相传 ,长久地渗透在中国两千年来 的政教体制 、社会习惯 、心理习惯和人们的行为 、思
想 、言语 、活动中了 。”[ 3 ]
可见 ,要解决中国人的心理健康问题 ,特别是要 从中国文化的角度解决中国人的心理健康问题 ,就 不能不关注儒家 。
有了必要性 ,并不意味着就有可能性 。从理论
上看 ,儒家思想的心理咨询价值的可能性如何 ? 这 可以从 历 史 资 源 和 心 理 咨 询 学 发 展 规 律 两 方 面 来看 :
首先 ,古代的知识有无现代价值 ? 回答这个问 题 ,要看现代人与古代人的心理 (精神 )有无共同或
共通性 ,有了共同性 , 就有现代心理学运用的适应 性 。应当承认 ,古代人与现代人有差异 。这主要表 现在社会结构的不同所导致的古代人和现代人心理
内容的差异 。但是 ,抽象来看 ,无论古今 ,都要处理 人与自身 ,人与人 ,人与社会方面的问题 。因此 ,古
代人关心的问题 ,也可能是现代人关心的问题 。再 者 ,人类知识的发展是传承的 、累积的 。如孔子所用 的主要概念“命 ”、“仁 ”、“礼 ”等 ,
两千多年来一直 延绵不断地作用于中国社会生活中 。这就是说 ,文 化的传承性 ,决定了先人与后人在价值观和其他心
理上的不同程度的一致性 。因此 ,古代人有关的心 理思想 ,对于现代人也有一定程度的适用性 。故而 , 从学科融合的角度看 ,从儒家思想出发构建或发展
出现代心理咨询理论 ,是可以的 。
其次 ,从儒家思想的内容看 ,儒家思想是可以为
现代心理咨询提供知识来源的 。说起儒家 ,人们常 常认为它是政治的 。其实 ,从先秦到晚清 ,儒学经历 了复杂的演变 ,呈现出同心多面的形态
,形成了人生 儒学 、伦理儒学 、政治儒学等儒学分支 [ 19 ] 。人生儒
学是儒家最先发生的 ,其核心思想 ,用孔子的话来概 括 ,即“仁 ”的精神 。“仁 ”的价值取向规定了人之所 以为人 ,如何为人的价值理念
;伦理儒学强调人与动 物的区别 ,强调人的血缘亲情认知 ,主张经过礼乐教 化 ,规范 、形成人的社会性 。这体现在三纲五常等方
面 ;政治儒学则是儒家根据自己的人生 、社会理念 , 设计出的修齐治平的政治学说和政治制度 。对于人 生儒学来说 , 它关注的是人的精神生存
。“孔子之 学名为‘仁学 ’, 这是就其 理想 而言 。就其 现实 而 言 ,孔子之学则可名为‘人学 ’。”[ 20 ]“儒家传统的根
本关怀就是学习如何成为人 。”[ 2 ] 而现代心理咨询 的目的是解决人的心理问题 ,提高适应能力 ,促进人 的成长 [ 4 ] 。儒家既然以“成人
”为目的 , 儒学 , 特别 是人生儒学就要从根本上回答人如何生存才是合适 的 。这就不能不涉及人与自身 、人与人 、人与社会等
诸多问题 。围绕这些问题 ,儒家给出了自己的解释 或认定 ,如人生意义问题 ,挫折问题 ,人际关系问题 , 身心调节问题 。等等
。这些问题与现代心理咨询讨 论的问题有相当一致性 。既然二者有相当一致性 , 从儒家思想中 ,特别是人生儒学中发掘心理咨询资
源就有可能性 。
其实 ,现代西方心理咨询学说 ,大都有其文化或 哲学传统基础 。如从弗洛伊德的理论中 ,可以看到 古希腊快乐主义的影子 [ 21 ] 。再如
,目前西方流行的 弗兰克意义疗法 ,也有犹太宗教思想背景 [ 22 ] 。这启 发 ,儒家关于人的精神生活的基本理念 ,同样可以成
为构成适合中国人文化的心理咨询学说的哲学和文 化基础 。
总之 ,之所以研究儒家思想的心理咨询价值 ,不 仅源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主流是儒家的历史事 实 ,还在于儒家思想已经与中国人的心理生活成为 一体
,而且从西方心理咨询发展的经验看 ,也是离不 开传统文化的营养 。
2  儒家思想的心理咨询价值的定位
提出儒家思想的心理咨询价值的主张 ,相信不 少人有疑虑 :儒家思想对心理健康的正面和负面影 响到底该如何看 ? 儒家思想对心理咨询作用的大小 如何
? 儒家性质的心理咨询理论与其他心理咨询理论的关系如何 ? 等等 。根本看 ,这些问题涉及到儒
家性质的心理咨询的定位问题 ,它们大概可以归结 为两个方面 :儒家思想的现代心理价值 ,儒家心理咨 询的作用定位 。
2. 1  儒家思想的现代心理价值
这个问题与儒家思想的价值争议联系在一起 。 目前 ,不少人认为 ,儒家思想是过时的 ,对人的心理 甚至有负面影响 。
本文认为 ,这样的认识是不全面的 。儒家思想 固然有消极的一面 ,如儒家思想的伦理性造成中国
人对心理问题的耻辱标签现象 , [ 5 ] 但儒家对人的心 理也有积极的作用 。如实证研究表明 ,儒家以苦困 为成长方式的应对思想
,对心理健康有确切的积极 作用 [ 23 ] ,等等 。
本文的基本主张是 ,儒家思想的心理功能是多
方面的 ,有积极的一面 ,也有消极的一面 。对于积极 的一面要应用 ,对于消极的一面要矫正 。探究儒家 思想的心理咨询价值的目的 ,就是发掘儒家思想中

儒家思想对心理学的影响有哪些

《儒家伦理》低价购书_沈连柱 著_哲学心理学_孔网
在 不 同 的 社 会 和 不 同 的 文 化 中 具 有 不  同 的 特 点 ,一 个 有 效 的 心 理 咨 询 方 法 
“ 知命乐 天 ”是儒 家推行 的人 生  态 度 ,它使 “ 仁者 不 忧 ,智 者不 惑 ,   勇者不惧” ,这样 的人 生态度使 “ 子  君 坦荡荡 ,小人长戚戚 ” ,使人视 “ 生  人
为 精 气 聚 。人 死 如 形 归 于 天 ” 。将 对 生 
诸如 “ 精神 分析 治疗理 论 ” “ 绪治  情 疗 理论 ” 等西 方 传 统心 理 咨 询理 论  只是 从人 自身某 一个 方面人 手研究 人  的心理 与行 为 的适 应与 不适 应 ,失落  了对整 体和 谐发 展 的人 生胸 怀 的领悟  和培养 。诸如 “ 完整 治疗” “ 、 交互分  析”  “ 、 现实治疗” 等现 代心理咨询理 
论 ,虽 也 强 调 人 与 社 会 的 和 谐 统 一 ,   但 其 人 性 观 的 本 质 仍 然 是 从 人 自身 方 
应 充分考 虑到这 些不 同点 。心理 咨询  要 突出其人文科学 和精 神科学 的特性 ,   就 应在坚 持科学 方法 的基础 上注重 人 
文 关 怀 ,研 究 人 心 理形 成 的社 会 背 景 、   文 化 基 础 、 历 史 渊 源 。 中 国 人 的 心 理 
命终 极 的把 握 建立 在 “ 生 之为 易 ” 生   的大宇宙观上 ,摆脱世俗物欲 的羁 绊 ,   进人 一个 “ 者浑 然 ,与 物同 体” 的  仁
境 界 ,实 现 人 心 的无 限 宽 广 。   3. 和 谐 化 的 辩 证 思 想 有 助 于 心  理 咨 询 协 调 性 的 增 强  儒 家 思 想 认 为 ,世 界 是 对 立 统 一 
和 矛 盾 运 动 的 ,运 动 的 结 果 是 矛 盾 的 
理念 深受 以儒家 思想 为代表 的传统 文 
化 的 影 响 ,所 以 ,在 我 国 开 展 心 理 咨  询 就 不 能 忽 视 儒 家 传 统 思 想 对 心 理 咨  询 的影 响 。  

面理解 人 的健康 发展 。儒 家传统 思想  的整体 人生 观从 整个 宇宙整 体 的变化  发展来 探讨 人 的发展 ,从对 人 的整体  关怀人 手 ,提升人 的生 命 ,使 人 生过  程达到 一个 真正 的超越 ,使 人生 发展  达到 “ 天人 合一 ” 的最 高境 界 ,这无  论是 与心理 咨询 要帮助 人们 解除 现实  生活 中各种 冲突 和矛盾 带来 的心 理 困 

儒 家 传 统 思 想 对 心 理 咨 询 理 
互 相 转 化 。事 物 的 发 展 和 状 态 一 旦 突  破 中 间 形 态 , 必 然 要 向 两 极 发 展 并 走  向其 反 面 。 刚 健 中 正 ,居 中 不 偏 是 万  事 亨 通 的 无 形 大 道 , “ 而 不 费 , 劳    惠 而 不 怨 ,欲 而 不 贪 ,泰 而 不 骄 ,威 尔 
念 的 积 极 意 义 
1.天人 合一 的整体 取 向与心 理 
咨 询 的 目标 具 有 一 致 性  
儒 家人 生哲 学最 注重 的莫 过 于人 
与 人 、人 与物 乃 至人 与 自然 的关 系 ,  
不猛 ”的 中庸 之道 ,对 中 国人 心理 平  稳和 自我保护起到 了不可估量 的作用 。  
这 种 和 谐 辩 证 的思 想 有 助 于 心 理  咨 询 理 念 中 对 协 调 性 的 注 重 。 人 的 生  活 会 有 冲突 ,会 遭 遇 逆 境 ,但 人 可 以 
通 过 发 挥 理 性 和 调 节 行 为 来 克 服 由 此 
主张 一种 和谐 、协调 的总体 观。孔 子  认为 人与人 之间 相亲 相爱 的情感是 人 
扰 ,帮助人们 建立 起 与现实 生活 相适 
应 的生 活 方 式 的 现 实 目标 ,还 是 与 其  
之为 人的本质 所在 ,是处 理人 与人 之 
间 关 系 的 准 则 。儒 家 思 想 提 倡 重 视 人   与 人 、人 与 物 乃 至 人 与 自然 的 关 系 ,  
要协助人们透过现实 的种种心理纷扰 ,  
理解生命 的 意义 ,促进 人 的 自我完 善 
和 人 生 发 展 ,达 到 人 生 价 值 的 最 大 实 
主张从 总体上 把握事 物 ,强调 用个人  的直觉 和 内心 的感悟 去认 知世 界 ;主  张 内在 自觉 与外 在 社会 规范 相 统一 ,  
个 人 发 展 与社 会 发 展 相 统 一 ,形 成 了 
带 来 的 消 极 情 绪 。 当 今 ,社 会 转 型 带  来 社 会 生 活 的 巨变 ,一 些 人 心 理 失 衡   进 而 产 生 心 理 疑 惑 、心 理 问 题 ,这 些 
现 的终 极 目标 都是 一致 的 。合理有 效  的心理 咨询 应摒弃 仅从 人 自身角度 理  解人 的健康 的狭 隘思想 ,秉 承儒 家的 

儒家心理学思想概论

心理咨询基础理论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表示中国宏观经济政策从需求管理转变为供给管理,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政策转变, 这并不意味着消费者的需求不再重要,也不意味着不再需要出口投资消费三大马车的牵引,相反的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张的是利用供给促进需求,所以对于中国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消费心理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关于儒家思想文化,在伦理道德方面为大家所知晓,经过几千年的沉淀,仍然在中国人的潜意识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即使是现在,世界三分之一的人类的精神、伦理、政治生活依旧在儒家传统的精神感化之下。然而,儒家经典中关于经济伦理中的重大作用却没有被挖掘出来,儒家文化虽看不见,却无处不在,在人们的脑海中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国内外关于儒家文化对于中国经济伦理作用有所研究。
二、儒家思想文化在经济消费领域的研究综述
消费者心理学的研究发现,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受到两种不同需要的影响,一是消费者自身可以意识到的机制缺失,另一种是消费者自身没有意识到的、潜意识的作用。而所谓的潜意识来自于儒家传统思想的积淀、消费者已经树立牢固的价值观,从而反映了消费者的世界观、价值观、消费观、生活的方式和地位(席佳蓓、王新新,2023)。
早在上个世纪初,康有为的弟子、精通中西经济学、哥伦比亚大学博士陈焕章先生,就已经出版了用英文撰写的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史??《The Economic Principles of Confucius and His School 》,其中文版《孔门理财学》为后人所译。在此书中,陈焕章先生从西方经济学的角度阐释了儒家经济伦理。在本书的第二部分是“消费”,陈焕章先生认为,儒家学派的礼的存在,既是为了满足人类的欲望,也是为了克制人的欲望。孔子的中庸之道,批评了管仲的过分奢侈,晏子的过分节俭,不过如果在节俭和奢侈中做出选择,孔子认为与其奢侈,不如节俭(陈焕章)。这就不难理解,在当今中国,即使政府做出了扩大内需的各种措施,仍然改变不了高储蓄低消费的现象。
在对待储蓄和消费的问题上,儒家思想系统表现的非常内敛,甚至有禁欲的倾向(傅佩荣,1994),具体来说,儒家思想体系中“崇俭黜奢”的消费理念是根深蒂固的。勤俭持家受到推崇受到表扬,奢侈浪费则受到批评,如“挥金如土”“不孝败家子”都是以贬义词的形象出现的。
关于儒家思想与高储蓄低消费之谜,暨南大学叶德珠教授从行为经济学的视角给出了详细的解释。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之后,西方世界对西方过度消费的文化产生了质疑,向亚洲消费价值观的回归的呼声越来越高。
儒家文化在消费者思维模式上有很大的影响,张鸿翼(1989)认为,儒家用来指导和约束人们的消费行

儒家文化与心理学的关联

心理层面的儒家思想
儒家永远无法解释仁的根源是什么,仁不过是经验总结出来的结果,没有完整的逻辑性系统。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这些东西都无根无源,不过是儒家YY出来的东西,无非是在讲我们一定要干什么,然后再美化这些要干的东西。
儒家是对人类社会行为的规范化,在社会的秩序化是有一定益处的(怕就怕看透儒家还敢破之用之的人——推翻历代前朝的哥哥们),但在人类自身性质方面却是极端的破坏。就是要让人听话乖乖地进入社会的某个位置,执行固定的工作。但人性的本质是自然的,我尊敬你是因为我(自我对于你的认知)尊敬你了而不是因为你是君子所以我要尊敬你。但在无脑的后代儒家眼里君子是必须该受到尊敬的,我不清楚孔子发布儒家观念的时候有没有考虑儒家的发展会是怎样的。事实证明儒家提出人的行为指标只能由实化虚,孔子本意肯定是被扭曲的,君子只是称呼,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这些东西让世人为之奋斗不息,但是奋斗的不是让自己成为真正的这样的人,而是要让别人知道自己是这样的人。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只是一味地强调人的该干什么而无视人本身的存在。多数人的意识里是把儒家提出来的玩意当成真理,所以必须扼杀自己的本性,制定自己的行为规范。而人的本性就像花草一样是自然的无法被制定的所以只要是人就会本能地抵触被制定。最后具有儒家意识的人因为儒家思想而破坏本性,又因为本性而做不到儒家提出来的观念只能徒有其名,让别人知道自己是怎样的人比自己真正该是怎样的人重要多了。
儒家最后不可能达到孔子真正预想效果——让人们自我向这些固定的观念修行(我感觉孔子好蠢)。最后只能变身为世俗的眼光。因为儒家提出的观念本身就是带有强烈目的性的,规定人怎样是好的怎样是坏的,任何具有目的性的观念在现实社会中只能沦落为人群的眼光。回头看看我们中国当今社会,我们是不是总是在别人眼光下生活,总是通过世俗眼光调整自己的行为规范。这就是儒家发展到现在对中国最大的“贡献”了。这贡献是好是坏得看各位看官自己的感受。

以上就是与儒家心理咨询理论以及儒家思想的精髓的相关内容,也是关于儒家文化与心理学的关联的分享。看完儒家心理咨询理论一文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