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老年群体的诈骗无孔不入,其中,药品、保健品更是犯罪分子撬开老年人心理防线的惯用伎俩。我们从聚法案例平台检索“老人”“保健品”关键词项下的刑事判决书,自2023年至2023年共有348份相关判决,整体呈上升趋势,直到2023年才有所下降。青年人或许很难想象,为何老人如此轻易地受骗。实际上,引诱老人的圈套从双方接触之际便已经设下。
在一则真实案例中,年迈的徐某(化名)在电视广告中看到了一款声称可以降低血压血脂的老中医“神药”,即使广告中有“专家”坐诊,讲述药方的来之不易,徐某仍对此半信半疑,但他注意到广告下方可以致电进行抽奖,中奖的观众可以获得免费体检以及药物的试用。数日后,徐某便收到了回访来电,对方自称是咨询科的科长,希望能进一步对其身体健康状况进行了解,以便于邮寄合适的“特效药”赠品。听到对方屡屡提及“血常规匹配”“药物匹配”“病变可能”等专业词汇,徐某更加担忧自己的健康,最终在该科长的建议下,购买了初级疗程套餐,并获得三次免费问诊的福利。
随着时间推移,电话回访的人从咨询科的工作人员更换为某地药剂科总监,为了抑制病变的速度,徐某接二连三地购买了不同高价产品,为此还支付了不少海关扣押“进口产品”的费用,共计花费20余万元。直到某日,咨询电话再也无法拨通,徐某才意识到自己可能被骗了,而那些高价产品只是被包装过的维生素含片。
这则故事中诈骗老人的方式均取材自现实案件的记载。我们从上文提及的348份判决中,随机筛选了2023年至2023年间的三十份一审判决,发现以老年群体为目标的保健品欺诈主要吸引关注的方式如下图所示,包括但不限于“赠送礼品”“看病问诊”“承诺返利”等等。
上述统计中涉及的方法通常相互作用,比如,先用赠送鸡蛋、血压仪等老人日常有需求的礼品为噱头吸引客流,接着再开展问诊看病类的活动,激发老年人的健康焦虑,由于老人接触网络较少,获取信息的渠道相对匮乏,很难查证这些“专家”身份的真伪,且年龄大的人更容易患有三高问题,犯罪嫌疑人正是利用了这一点,夸大病症及药效的作用,“忽悠”老年人走入陷阱。
为什么与老年人相关的保健品诈骗事件会越来越多?
首先,我国的保健品行业准入门槛不高。根据《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的规定,对于使用保健食品原料目录以外原料的保健食品和首次进口的保健食品的,应当经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注册。但是,首次进口的保健食品中属于补充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的,应当报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其他保健食品应当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这里的保健品,实际并非药品,不具有治疗疾病的效果,而在诈骗案件中,经常有犯罪分子以“疗效快”为卖点宣传,并且利用网络交易或者线下交易的便捷性,出售伪劣产品。因此在购买保健品时,消费者切记要查看产品标签,确认含有“蓝帽子”标志外,也应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上查询保健品的批号、名称、厂家等,进行相关信息的核实。
其次,诈骗行为可能发生在具有医药零售或批发资质的企业上,企业性质增强了说服力。根据我国《药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制度》规定,开办药品批发、药品零售企业,均应具备具有依法经过资格认定的药学技术人员,并提交与经营场所、设备、仓储设施、周边环境等有关资料的申请。一旦这类顶着“药房”名号的商家卖起保健品,或者举办医药知识课程,可信度将大幅提升。
第三点,与保健品相关的诈骗老年人套路逐渐复杂,让人防不胜防,在刑事案件中,除了触犯诈骗罪外,还可能涉及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在这类案件中,犯罪分子先自行印刷宣传材料,面向社会公开宣传与老年人有关的服务项目,采用“承诺充值/消费一定金额后返利”的形式,多种举措叠加促使客户进行“投资”,而返利的内容可能是返还本金的一部分作为年利息,也可能赠送具有一定价值的保健服务等物质回报,让客户自愿成为“投资会员”。
购买保健品背后,老年群体真正的需求是什么?我们注意到,在30件保健品诈骗案件中,有8例提及了组织旅游、娱乐活动。目前,我国第五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正如火如荼地进行,而根据第四次的调查结果,老年人口城镇化水平逐渐提升,在2023年已经达到全国老年人口的52.0%,与此同时,旅游也成为了老年群体中新潮的休闲选择。养老行业数据分析表示,在疫情到来前的2023年,我国老年人旅游的人数已经占到全国旅游总人数20%以上。由此可见,对娱乐需求更丰富但生活普遍节俭的老年群体或许很难抵御低价出游的诱惑。
此外,老年人的心理状态也是影响他们是否会踏入诈骗圈套的重要因素。早在2023年,《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研究报告》中便提及,24.78%的老年人会感到不同程度的孤独。其中的主要诱因便是“无人陪伴”,尤其是“空巢老人”,他们长期独自生活,很容易陷入到对生活感到无助的状态。为了排解孤独感,老年人更会愿意参与团体性娱乐活动,强化自身与社会的联系。如果在活动过程中,他们能获得金钱上的“收获”,对于仅靠养老金生活的老人而言,这种物质层面的吸引力不言而喻。
减少或者避免老人受保健品诈骗的重任,一部分落在子女身上,一部分落在社会服务上。无论是空巢老人还是与家人一起生活的老人,他们需要的都不是物理意义上的陪伴,而是“被关心”的精神需求。如今,外出务工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一年之中近50%的子女陪伴父母多为11-30天,几乎与法定节假日的总数相等。而即使给父母打电话,多数通话时间也停留在5-10分钟,且由于双方的认知、接触事物的改变,话题普遍围绕家长里短展开,难以长时间交流。对此,子女一方可以主动将自己的生活经历分享给年迈的父母,让他们多接触新鲜事物,就常见的诈骗手法进行科普,也可以将居住地的派出所电话留在老人能看到的位置,以防不时之需。 另一方面,社会层面的养老服务仍有完善的空间。2023年底,我国颁布了《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从灵活就业、消费维权、子女赡养等方面提出了指引,增强老年群体的社会价值感与存在感。下沉到社区,相关人员可以开展适合老年人的文娱活动,有条件的社区也可为年龄在65周岁以上的老人组织每年一次免费体检,及时为老人提供疾病预防、自我保健的建议,避免老人因健康焦虑“乱投医、投错医”。对部分退休老人来讲,再融入社会的过程稍显漫长,但他们依然在努力让自己生活的节奏合着时代节拍,让夕阳西下的美丽呈现出不一样的风采,而来自他人的关怀,将比任何一种养老保险都弥足珍贵。